导读
·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
"长安米贵,居大不易"的顾况,在历经官场沉浮后大彻大悟,归隐山林与清风明月为伴。他白发添寿、安贫乐道,活成了陶渊明般的世外高人,早晚独醉时笑叹:"荣辱不关身,谁为疏与亲?"
内容由AI智能生成
图片
有用图片
荣辱不关身,谁为疏与亲。有山堪结屋,无地可容尘。
白发偏添寿,黄花不笑贫。一樽朝暮醉,陶令果何人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,名为《闲居自述》。也许你不知道谁是顾况,但你应该听说过他的故事。白居易刚到长安的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,他登门拜访顾况。顾况看他年纪小,就开玩笑说,“长安米贵,居大不易。”白居易拿出他写的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之后,顾况连连称赞,主动为白居易介绍人脉。这下知道谁是顾况了吧,能够让白居易主动拜访的人,才情品德应该都过得去。
图片
诗中写道,现实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已经不能让他惊慌失措了。也不会操心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琐事了。比如要疏远谁,要亲近谁,这些事儿都不在乎了。开宗明义,顾况说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新阶段。颇有一点儿活明白了的感觉,他久居官场,能够大彻大悟,莫非经历了什么呢?
图片
顾况是进士出身,曾经在长安担任过著作佐郎,后来被贬到荒僻之地担任参军。被贬之后,他有了辞官归隐的想法。没过几年,他就去当道士了,自号“华阳真逸”。从内容分析,《闲居自述》应该是他后期作品。顾况已经变成世外高人,不能再用世俗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了。故此,他才能说什么都不在乎,只求获得自在。他真正在乎的事物,也许就是日常修行了。
图片
有一座青山可以让他结庐修行,就会心满意足。他越来越喜欢静谧的环境氛围,希望获得内心的平静。回首往事,昔年的官场生活充满尔虞我诈,想一想都觉得后悔没有早点儿脱身。他要彻底切断与世俗的联系,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。
图片
有人见到他的时候,也许会问,“你满头白发,日渐衰弱,追求虚无缥缈的隐逸修行,有什么必要呢?”这个时候,顾况就会说,白发象征了随着修为增长,他身体越来越好、健康长寿。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,今有顾况安贫乐道。他不慕名利做自己,谁会嘲笑他呢!正常情况下,羡慕他都来不及呢。有多少人,天天哭着喊着要当隐士,有谁像顾况这样说做就做、活得坦然畅快。
图片
他脱离世俗之后,整个人重新焕发出生机。坦然面对衰老,体会隐逸的乐趣。过着这样的生活,就像重活一世。顾况发出来由衷感慨,早晚的时候自斟自饮,不用担心会不会醉意朦胧。陶渊明是他的榜样,他不会放弃得来的清静,更不会重新踏入世俗红尘。
图片
走得洒脱,活得自在,想得明白,这就是顾况。他隐居山林不是说说而已,而是真的打算一直修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